登录   注册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时间:2020-05-27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新开馆的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照片在网上“曝光”后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在这里读书能“神接宇宙”
        开馆两个月,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高爱贤就已接待了130余家国内外媒体,有的专程从美国、法国、西班牙而来,探访这一近日被网友誉为“最美”的图书馆。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新馆项目于2014年11月启动建设,2017年10月正式开馆,由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其他专项团队共同设计完成,共6层,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主体高度29.6米,设计藏书量120万册。一层设有儿童、老年人和视障人士阅读区,二层为学习空间和展厅,三层是中文图书开放借阅区,四层为中文报刊阅览室和外文阅览室,五层是数字化服务区。
        “除具备传统图书馆的藏、借、阅功能以及数字图书馆功能之外,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读书时能神接宇宙。”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
        中厅由“球形报告厅”和“书山”两部分组成。球形报告厅是一个外径21米的球体,表面均匀分布LED灯,用内光外透、全彩变化来显示动态和静态图形。球体内部是具有环绕立体声和数字放映功能的报告厅,有82个伸缩座席,是图书馆开展公益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书山”则是指中厅呈波浪状自下而上铺开的34层白色阶梯,它们占满了29.6米高的四壁,立面以冲孔铝板彩印出书籍的立面,形成“图书”围合之势。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化的天地”“知识的海洋”“滨海之眼”“打开天眼看世界”“高山大海,星辰和宇宙”高爱贤猜想着读者看到这个中厅时,能够联想起关于读书的箴言和天津意象。
        “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宋俊生说。
        读者徜徉于“书山”,俯仰间,与一本书相遇,随即取下来,慢慢阅读这或许就是一座理想图书馆应该有的样子。
        书架上有中国梦也有文学苍穹高爱贤认为,有“颜值”,只是图书馆吸引读者到访的第一步。对一家图书馆而言,更重要的是让读者留下来,沉潜于书中的世界。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原塘沽图书馆、汉沽图书馆、大港图书馆、塘沽少儿图书馆、汉沽少儿图书馆整合而来,现馆藏23.5万册,近6.6万种图书。其中少儿图书1.8万种、7万余册,成人图书4.8万种、16万余册,外文图书1226种、2095册,盲文和大字本图书665种、771册,参考工具书1226种、1087册,自然科学图书1.2万种、3.5万余册,社会科学图书3.3万种、12万余册。
        仔细查阅该馆现有书目,发现其中不乏好书工具类有《辞源》和《新华大字典》,32卷本《中国大百科全书》,韩兆琦编著的10卷本《史记笺证》,钱乘旦主编的6卷本《英国通史》,15卷本《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及各类民俗、文艺、地方志等;盲文版《国学概论》《四书释义》《庄子纂笺》《秦汉史》《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外文原著有莎士比亚小说《皆大欢喜》《无事生非》《暴风雨》,斯宾诺莎哲学著作《道德》,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多丽丝来辛等人的小说,各国高校研究世界政治、军事与文化的书籍;新近出版的“中国好书”《文字小讲》《水墨戏剧》《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等。
        “新书正在采购之中,能够达到60万册馆藏;在采购书籍时,除结合我们的职能为本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业服务购买一些工具书之外,我们也注重书的品质,强调突出特点,建立有地方特色的馆藏。原塘沽图书馆有部分古籍,我们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搜集有价值的手稿、抄本、拓片、图纸。此外,各种专题类的图书也是我们的采选重点,以争取入藏的齐全、完备和系统化。”图书馆采编部工作人员李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