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日新月异”202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师生作品展开幕

发布时间:2023-06-16

光影交错、五色流转、形随声动、意由境生,近日“日新月异”202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师生作品展在滨海新区图书馆开幕。




开幕式上,天津外国语大学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筹备情况,并为现场观众详细讲解了2023届毕业生的部分优秀作品。同时,以本次作品展为起点,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滨海新区图书馆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有望在学术交流、图书馆资源互通、社会实践等方面达成合作。




开幕式后,作品展正式开展。“日新月异”202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师生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00余件,分为毕业作品展、学期作品展、过程实物与文献展三个区域,集中展示了经过学生们精心创作的平面作品、动态作品和实物作品。

据了解,本次作品展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首次将学生作品展带到校外进行展示,学生们带来的作品门类众多,既有动画、纪录片等视频作品也有手机App、游戏等互联交互作品。“学生们的作品非常具有个风格,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追求的,在教学中保持每个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想做的东西。”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系主任侯双双告诉记者。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3届的毕业生贾斐雅从6岁起学习书法,因此对于书法有别样的关注。她将毕业作品取名为《写字的人》,把AR数字交互技术与传统书法艺术进行结合,实现了自己从中学时便有的梦想。“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幸运儿,随着作品的进行我的内心被愈发触动,发现自己更加喜欢书法文化,愿意与它像老友一样相互陪伴。”贾斐雅感慨道。随着作品展展出,有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艺术,是贾斐雅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同样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李艺瑾穿着学士服来到展览现场,她和同学共同的毕业作品“带我回家”宠物领养App源自她们对于流浪动物领养领域的关注。“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我们的页面设计和交互逻辑,我们希望通过学到的专业知识让更多人走进流浪动物领养领域。”李艺瑾说。



本次展览持续开放至7月15日,开展首日便有不少观众前来参观。“骄傲”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学生郝静瑶最深的感受:“看到这么多的优秀作品,给我了很多灵感和学习的方向,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看到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们的风采。”侯双双看到大众对于作品展的关注也感到十分欣慰:“让学生的作品走出校门,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对于他人的影响,这是艺术工作者所需要的,‘获得认同’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之路上必不可少。”



作为馆校合作共建的开端,本次作品展同样为滨海新区图书馆打开了更多可能,天津外国语大学和滨海新区图书馆计划借助各自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进行多层次的文化交流,在文创开发、文献传递、志愿服务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让更多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优秀学子到滨海新区来。“滨海新区图书馆是全民阅读和终身学习非常优秀的平台和阵地,更是一个多元的、包容的、智慧的文化交流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合作,我们必将为新区市民和广大学子提供更多文化交流的空间。”滨海新区图书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马文艳信心十足。

本文转载自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