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滨海公图
  • 天津空港文化中心图书馆 天津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坐落在空港经济区商住生活区,位于中环东路与东四道交口。北邻风景秀美的东湖,与新燕莎奥特莱斯隔湖相望;西接区综合性健身场馆——空港体育中心;南侧为空港居民区;东边与空港国际医院、老年公寓,以及亚洲最大单体商业建筑——SM商城隔路为邻,是空港经济区地理条件最优、自然环境最美的城市黄金之地。 文化中心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四大功能于一体,是天津空港经济区群众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载体。中心占地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视听欣赏区、科技咨询中心、档案查询区、档案库区、剧场、展示中心、综合展厅、培训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以及咖啡厅、地下餐厅、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详情>>
  • 中新友好图书馆 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战略性合作项目。为推动区域社会事业发展,2015年10月,在中新两国副总理主持召开的高层会议上,双方共同签署中新友好图书馆合作建设意向书,2016年2月,场馆主体结构启动施工,2018年11月18日开馆试运行。 中新两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图书档案馆为目标,努力打造一座具有绿色生态气息、展现智慧科技、富含人文情怀的示范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要有五个特色: 一是实现科学合理的布局。场馆占地3.5万平米,建筑面积6.7万平米,由图书馆、档案馆两个单体结构组成,两馆共享一个中庭,既相对独立,又交互连通。现藏有纸质文献资源45万册,档案资源11万件,数据库资源75个。场馆分为五层,一层主要为停车场和运营设备间;二层是各类主题馆、档案服务大厅、档案展厅和共享中庭;三层是多媒体服务区、图书借阅区以及档案库房;四层和五层目前只开放多功能报告厅和办公区,适当留白,既能满足当前实际需求,又给今后发展留下空间,随着业务的铺开,其他区域也将逐步启用。 二是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牢牢把握生态城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特色,在项目建设之初,就全面对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专门开展绿色图书档案馆课题研究,获得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并把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到场馆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全过程。馆内采用了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自然风,并实现中水、雨水的循环利用,尽一切可能降低建筑能耗。 三是体现务实合作的成果。充分借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先进管理模式,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搭建了以中新友好图书馆为总馆,社区、企业、机关等为分馆的区域“总分馆”服务体系。馆内还专门划出1600平米的新加坡主题馆和1000平米的生态儿童馆,由新家坡专业团队进行设计,尽显异域文化特色。同时,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合作,开展多层次的馆员培训,在深化交流合作中,把新加坡先进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服务和管理中来。 四是展现智慧创新的技术。一是借还更加方便,通过自助查询系统可以显示所借图书具体定位及查找路线,读者可凭一张导航图,快速、精确找到想借图书;自主研发“生态城图书档案馆”APP,在国内率先实现“手机扫码借书”“一秒借书”;新增扫描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刷脸等借还功能;馆外专门设立汽车穿梭还书系统,读者不用下车即可快速还书。二是服务更加智能。馆内提供机器人服务,可以带读者查找图书,还可进行问题咨询、图书借还、读者证办理等。三是管理更加高效。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可实现读者行为分析、图书馆事务决策、图书馆采购分析、生成公共阅读报告单等功能,极大提升服务管理效率。四是体验更加丰富,馆内引进虚拟VR、电子书法、留声照片、专业录音棚等服务应用,读者还可免费体验这些前沿科技魅力。 五是彰显以人为本的情怀。在这里,每一套桌椅都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每一块地板都使用吸音降噪材质,每一盏灯都依据科学的光照角度和亮度设置。馆内不仅有独立安静的私密阅读空间,还有互动热闹的交流学习场所,不仅可以闻着书香、花香欣赏窗外的景色,还能享受AR、VR等前沿科技带来的震撼视觉体验。提供人性化、品质化的服务就是要让来到这里的读者找到家的感觉。 详情>>
  •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金融、文化的中心区,是国内唯一一家实行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管理的区域性文化机构,分别被国家档案局和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和“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2003年12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7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档案馆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设计档案馆藏容量100万卷,藏书容量150万册,阅览座位1200个,日接待到馆读者用户5000人次,现有馆藏图书135万册,馆藏档案57万余卷(盒)。 完善的文献信息档案服务体系 为适应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立足开发区,辐射滨海新区,秉承“搭建平台,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宗旨,全力打造适应区域发展的“信息中心、知识中心和文化中心”。科学规划馆藏结构,不断加大馆藏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决策参考、科技查新、文献借阅、档案查询、声像视听等多方位、多层次公共服务. 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天津开发区支中心”、“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泰达分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泰达服务站”相继成立,为构建中国新经济平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为改善天津开发区人文环境,丰富区域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源种类丰富,形成了覆盖区域的档案管理体系,并于2005年度初步建成了数字档案馆的雏形;为区域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区域内的各种性质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档案服务。 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坚持延伸服务工作理念,将分馆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查询服务三项工作同时推动,齐抓共进,开展无边界图书馆服务,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各分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面向读者积极开展图书借阅、电子资源查询、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欣赏、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等服务,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目前,已建立居民社区、蓝领公寓、学院、武警部队、企业、中小学、医院等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共计29个,各分馆均配备一定数量图书、期刊资源,累计配送书刊50000余册,并通过VPN链接,实现了分馆远程访问馆内的丰富的馆藏电子资源和文化共享工程资源 。 详情>>
  • 天津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是中国创建较早、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已近一个世纪。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变法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津邑官绅纷纷兴办学堂。促使对新知旧学各种典籍的大量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共识:“近世各国文化日近,莫不以设立学校与图书馆相辅而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长江以北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直隶图书馆诞生了。 详情>>